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家庭医药》 > 2012年第4期
编号:12187775
春天,别让“心病”缠上你(1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2年4月1日 《家庭医药》 2012年第4期
     民谚说,“菜花黄,痴子忙”。春天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时期,据统计,每年这个时候到医院心理门诊咨询就诊的患者常比其他季节高出20%~30%,在3~5月份,精神病复发率约占全年的70%以上,还有不少突发症状者。春天万物萌发,草长莺飞,本应心情愉悦才对,为什么“心病”反而容易高发呢?

    “心病”也有“导火索”

    研究发现,春天气压较低,容易引起人体大脑激素分泌紊乱,诱发精神分裂等重型精神病;气温变化较大,阴雨天又增多,容易影响人的情绪;人们在春天还容易困倦,精神紧张,并产生焦虑、躯体不适、睡眠障碍等症状,严重时会出现冲动、暴力行为。

    春风频率过低,极易产生次声波,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,使人头痛、恶心、烦躁;春风还使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大大减少,使人体化学过程发生变化,在血液中分泌大量的血清素,让人感到紧张、压抑、疲劳,可表现为为失眠、记忆力减退、突然变得少言寡语、对周围的人过分多疑、行为失常等。

    此外,以下几种情况,也是引发春天“心病”的重要“导火索”——

    ◆缺乏关爱 目前,我国大多数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基本得以满足,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却不 尽如人意,晚年的孤独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,这是引发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诱因。

    不少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回家后,无所事事,整日心事重重,一旦遇到一些不如意的生活小事,不良情绪便“一触即发”。还有一些老年人喜欢“没病找病”,看到疾病介绍就“对号入座”,结果使脆弱的心理更加脆弱,导致抑郁、焦虑等不适。另外,各类纷繁复杂的家庭矛盾也是老年人心理疾病的“引子” ......
1 2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6029 字符